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读小说 > 双谍传奇 > 四百四十六、 劝资

四百四十六、 劝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左少卿继续说:“胡先生,我可要祝贺您一下了,同时也祝贺在座也开纱厂的各位老板,你们真选对了行业。未来的十年年,香港的纱厂和纺织厂,还是要大发展的。各位老板还是有钱可赚的。”

她这么一说,几位开纱厂的老板都瞪大了眼睛。

有人问:“左女士,你说的,是真的么?”

左少卿说:“当然是真的呀。你们可以看一看,北方的大陆中国,有五亿多人口,这么多人都是要穿衣服的。南亚这边,刚刚度过政治动『乱』,纺织业一时还不能发展起来。所以,各位开纱厂、纺织厂的先生,还可以大赚一笔。”[]双谍传奇446

胡先生此时已经走到左少卿身边,问道:“我不明白了,你为什么说未来十年年呢?难道北方的大陆,五亿人口,十年年以后,就不穿衣服了吗?”

左少卿明白,这个酒会里的形势,已经走上她设下的轨道。

于是,她微笑说:“衣服当然还是要穿的。不过,到那时,情况就可能有些不同了。我最近看了几张大陆出的报纸,说几条消息给各位听一听。一九五三年,也就是前年吧,大陆『政府』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各位可能也是听说过的。其中有一项,就是在郑州投资。亿元,要建设五个大型纺织厂。一九五三年,郑州国棉一厂开始建设。一九五四年,郑州国棉三厂开始建设。报纸上说,这五个大型纱厂是按照一年建一个的速度建设的。是不是好快呀?”

不仅胡先生,其他的客人们也都注意地看着她。这个情况确实让他们意外,这个消息的背后,似乎也意味着不好的东西。

左少卿微微地笑着,又说:“我再说一条消息吧。各位一定都知道,香港的纱厂,大多是从上海搬迁来的。结果,一九四九年以后,上海就有上百万的纱厂工人失了业。可是,你们知道吗?最近的两三年,大陆『政府』从上海,断断续续的,调出了六十多万纱厂工人,分别派到全国各个大城市,比如青岛、石家庄、西安等城市。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城市都建起新的大型纱厂,需要上海纱厂的工人去做技术骨干。各位算一算好了,假如每个纱厂派二百个上海工人,全国会有多少个新建的纱厂?”

在座的客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左少卿,被她说出的数字惊呆了。

左少卿继续说:“我最近还看到一条消息,也是从内地的报纸上。最近内地的纱厂正推广‘郝建秀纺织法’。我相信,做纱厂的老板,一定听到过这个名字。报纸上说,第一批推行‘郝建秀纺织法’的大型纱厂,有六百多家。各位听听,第一批就是六百家呀!其次,内地的纱厂正在推行这种先进的纺织法,咱们香港的纱厂呢?说一句让各位不高兴的话吧,香港这边可能要落后了。”

这个时候,富华厅里已经非常安静了。每个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左少卿随后的几句轻言轻语,却如重锤一般抡出来,“十年年后,大陆的纱厂、纺织厂会形成巨大的产量。香港的纱厂、纺织厂不仅会失去北方大陆的市场,甚至南亚的市场也会失去。胡先生,十年年后,您的三家纱厂怎么办?”

胡先生的小眼睛虽然不大,却睁得圆圆的,木然地问:“那,你说怎么办?”

左少卿向他点着头,“胡先生,还有各位先生,所以,我觉得,冯先生和于老板相当有远见。他们从现在开始就投资航运业。我虽然研究得不深,却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判断,”说到这里,她高高地举起两只手,做出手势,“未来的香港,有顶天立地的两只大牛角,一个是金融,再一个,就是航运了。金融方面,各位一定都知道,市面下面游资涌动,都在寻找出路。至于航运方面,各位想一想也就知道。香港这个地方,背靠大陆,面向大海,正在北方与南方,东方与西方的一个交叉点上,得天独厚呀!胡先生,还有在座的各位先生,你们现在就应该早做准备了。”

这个时候,站在墙边的于志道早已笑容满面。他拍了一下身边的冯顿,攥着拳头用力一挥,低声说:“冯先生,你听听,她说得多好!她是不是说得好!”

冯顿也深为意外。这个女人太叫他意外了,甚至叫他敬佩!

一直站在左少卿身边的胡先生,瞪着一双圆圆的小眼睛,惊愕地看着左少卿。

他终于喃喃地说:“左女士,投资航运,真的能挣钱吗?”

左少卿面带微笑地看着他。投资航运能不能挣钱,并不是她能够打包票的。但这个话她又必须回答。这个酒会的目的,不就在这里吗?

她心里一动,脸上立刻漾起如花的笑容,腹中微微运起丹田气,缓缓发送到舌尖,随口说出三个字,却是京剧舞台上的念白:“真——地——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