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师耽轻轻问道:“墨者之利与儒家之利又有何区别?”
杨崇顿了顿说:“儒家之利在于解释权,所以著述第一;墨者之利在于造福民生,所以造物为先。”
著述第一,就是说谁能控制舆论,谁就有儒家之利,现在的士族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不就是在书本中号称“士大夫与王共天下”。胡师耽不敢问下去了,这是个潘多拉魔盒,里面藏着无数危险的妖魔鬼怪,要打开也最好是别人打开;不过杨玄感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杨崇这种墨家的利润要是推广起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首先隋炀帝杨广是会支持的,他需要的就是钱财和百姓,其次杨崇恰恰是一个研发新东西的高手,纵使墨翟当年,也未必能象杨崇如此迅速地推出各种新鲜玩意。杨玄感晓得李密并不是对墨学有兴趣,李密有兴趣的是墨家的组织,在道德荣誉感下独立的法令,强调巨子的命令与死士的效忠。
杨玄感换了个题目问杨崇:“据你所知,海外的军队在后勤上还有哪些和我们大隋不一样?”
杨玄感很清楚,自己接替了父亲杨素的政治资源,让隋炀帝杨广不得不重视,但是杨广绝对不会让自己再去领兵打仗,最大的可能就是负责大军的后勤。杨崇想到的是杨玄感以后的叛乱,杨崇明白,自己在兵器方面的能力,一定会让杨玄感想招揽于门下,但是自己是万万不能参与的,于是答道:“国公,我只是个工匠,军队上的事情实在是说不清楚。”
杨玄感点头道:“杨崇,你要改变这个想法。一旦你去了西平郡,成千上万人的生死只在你一念之间;甚至我大隋与西域各国的走向,也会受到你的影响。所以你不能认为,你只是个工匠,既然在兵部,就要有做一番事业的想法。墨家也讲究兼济天下,急人之难的时候,甚至不惜摩顶放踵、赴汤蹈火的。”
杨崇起身施礼道:“下官受教了。”
杨崇态度谦逊,但是没有做出什么承诺,让杨玄感和杨玄挺都有些失望,在他们的意愿中,还是希望杨崇能主动一些。不过杨崇的表现也是意料之中的,杨崇的身上已经打有宇文恺的标签,不大可能轻易改变,即使和五姓七望的崔家交往,杨崇也是直接收钱,很小心地拉开距离。
李密没打算放过杨崇,取笑道:“杨崇你是否准备致力于墨家的学说。”
杨崇点头道:“发扬墨学是家师诸葛河的毕生所愿,下官正有此心。”
五姓七望、门阀士族全部是儒学,杨崇要发展与儒学相对的墨学,就等于站到了所有人的对面,李密脸上浮现出一种得意之色,只要今天的话传出去,杨崇死定了。李密的举动让杨玄感再也无法从容下去,一场准备好的大餐变成了匆匆而散,倒是佛珈大师临走的时候和杨崇说了一句话:“杨施主,有空的时候来铁门寺看看,佛门始终为你而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