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国真和杨崇是熟人,在心目中对杨崇的评价一直很高,今天才知道,自己还是看走眼了,杨崇的眼光已经高到惊世骇俗的地步,说的东西自己闻所未闻。杨崇所说的每一个理论,都找到例子做论证,让鬼尼元慧不敢随便问下去,万一杨崇说出什么与楼观道宣传不符的东西,那就揪心了。
片刻沉默之后,鬼尼让开了道路说:“等有时间,我再和施主讨论。”
进了花园,杨崇就看到一人从八角亭中出来,微笑着迎向自己;来人神态沉着,有着几分魏晋狂士的洒脱,见到杨崇就问:“治大国如烹小鲜,墨家以何种手段治国?”
杨崇目光清澈,答道:“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则天下兼爱。”
来人正是谢弘。听完杨崇所答,谢弘的笑容变得有些苦涩,杨崇的回答实际上正是站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对立面,谢弘故作不懂问道:“莫非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秦末,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高呼“且壮士不死即日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秦从此陷入动荡中,数年而亡;从此后,这句话就被视为造反者的名句,每每在起事的时候,拿出来蛊惑民心。杨崇自然不会落入这种明显的陷阱,带着调侃的味道说道:“科举试策就是一个不错的手段,以后是寒门崛起的途径。”
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杨坚曾下诏举贤良;开皇七年,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大业三年,隋炀帝杨广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十科举人,进士二科以“试策”取士。天下之士,因此聚于长安洛阳,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谢弘坦然说道:“杨崇,你也是官员,难道看不出其中玄妙。”
杨崇毫不在意地答道:“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成。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只要开始科举,随着时间的推移,寒门中人机会就越来越多。双方唯一的差别是经书,可以仿照汉朝的熹平石经,由国子监定下经书范本,誊抄后送往各郡,大隋共有二百四十一个州,六百八十郡,五百学子,一千本范本就足够了。熹平石经花了八年的时间,推行范本十年差不多了吧。”
谢弘有点说不出话了,杨崇说的方法绝对可行,一旦这种局面形成,世家就丧失了在学说上的优势,再难阻止寒门子弟崛起。谢弘明白,自己和杨崇的这番话要是传出去,就是打开了灾难的盒子,以隋炀帝杨广的个性,一定会赌上一把;谢弘拱手道:“多承指教,掌教在亭中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