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命神策军中郎将杜乾运,以襄赞军务为名,前往潼关,监视哥舒翰。
杨国忠一辈子嫉贤妒能,秉承的用人原则就是不能太精明,或者,更直接一点说,就是无脑之人!只有这种人,才不会威胁到他的权势。这种原则,若是放在太平时节,倒也是一条妙计。可到了乱世,就麻烦了。
那杜乾运倒也不是无脑,甚至是颇为精明,可问题是,杜乾运的脑子,只能用于做生意赚钱,若是做一个商家大贾,杜乾运不仅胜任,而且,必是佼佼者。至于说到军国大事,那他就是一头猪!
杨国忠把杜乾运安插到潼关,是让杜乾运密切监视哥舒翰的一举一动,一旦哥舒翰有异动,立马禀报,杨国忠就可以再京城里早做准备。杨国忠这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托付给了杜乾运。
可杜乾运到了潼关,却是满脑子的生意经,干得最起劲的,就是在潼关城里收取“爱国捐款”,不仅把陕郡败退下来的天武军搜刮一空,而且,还还把爪子伸进了陇右、安西、朔方诸军,狠狠大捞了一笔。反倒是把他该做的事,忘到了九天云外,每日只是例行公事,向长安城里的杨国忠报个平安。
按理说,杨国忠把杜乾运这等“奸商”加猪脑放在潼关,倒是帮了哥舒翰一个大忙,哥舒翰只要睁只眼闭只眼,佯装不知,就可以瞒天过海。
只是,一则,那杜乾运做得太过分,在潼关城里激起了民愤;二则,哥舒翰明知杜乾运是杨国忠派来的奸细,心中总也不踏实。于是,哥舒翰就命王思礼,找个机会把杜乾运给做了!
如果哥舒翰真的杀了杜乾运,反倒会坏事,这等于是向杨国忠发出了警报。
也是那杜乾运命大,还没等王思礼下手,杜乾运自己先溜了。
这倒不是因为杜乾运听到风声不好。而是因为,杜乾运在潼关呆了半个月,把潼关搜刮一空,没啥油水了。做生意的原则就是,人挪活树挪死,一个地方没油水了,就要赶紧换地方。何况,潼关也不是什么善地,一旦叛军进攻,杜乾运就有上前线打仗的风险,这种风险,杜乾运是绝对不能去冒的。
所以,杜乾运就用搜刮来的银子,上下打点,给杨国忠送去三万两银子,又给杨国忠的亲信幕僚每人送了一千两银子,要求回京,换个岗位。
话说,那杨国忠果然是个地痞无赖出身,到了这生死攸关的关口,竟然和杜乾运一样,也是满脑子的生意经。见到了杜乾运送来的银子,立马动心。加上身边幕僚也都是些见钱眼开的主,收了杜乾运的银子,也是纷纷替杜乾运说话。偏巧,统领天威军的李福德生病,职位空缺,杨国忠就让杜乾运去灞上,担任天威军的主将。
于是,杜乾运带着搜刮来的百万钱财,和杨三一起,喜滋滋离开了潼关。
他这一走,躲过了哥舒翰的一刀。当然,以杜乾运的见识,到了现在,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捡了一条命。说起来,这个杜乾运虽然是个猪脑子,却也是个福将。
杜乾运到了灞上,做了天威军主将,却是不改初心,立马开始盘算,如何在这里发财致富。
天威军不同于天武军,天武军乃是临时招募的白丁,不是职业军人,又是打了败仗,所以,仍凭杜乾运搜刮剥削,却是无可奈何,无人敢于说个“不”字。天威军就不同了,他们都是京城十二卫里抽调出来的职业军人,见过些世面,不少人还与京城里的王公大臣有些关系,杜乾佑不敢随意盘剥,更不敢找他们收取“爱国捐款”,这些职业军人自己就是收取爱国捐款的主,杜乾运那点小算盘,岂能糊弄得住他们!
不过,这难不倒“生意强人”杜乾运。
杜乾运来灞上之前,心中依然策划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项目。
灞上是客商前往长安的必经之路,一条宽达数里的灞河上,只有这一座灞桥,再无其他通道。灞桥上人来人往,十分繁华,杜乾运打算在灞桥上搞爱国宣讲,号召过往行人客商“抵制燕货”。
所谓“燕货”,就是辽东范阳一带的物品,比如珠宝、皮毛、药材、大豆、木材、棉花、高粱、大米等等等等。辽东是安禄山的地盘,如今,安禄山起兵造反,广大有骨气的爱国青年就应该自觉自愿抵制来自辽东范阳一带的货品,凡随身携带者,应该就地销毁,以免使用“燕货”,被贼人耻笑。当然,广大爱国青年销毁“燕货”,十分劳累,尤其是辽东珠宝,砸起来十分费力。所以,杜乾运就与人方便,在灞上设置一个“燕货销毁点”,广大爱国青年只要将“燕货”交予天威军,天威军负责无偿提供销毁服务,绝不收取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