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花轻轻炸响,开阳帝长长伸了一个懒腰,笑道:“在御书房忙完之后还得赶到军机处跟你们几个老家伙斡旋,朕这皇帝当的也憋屈。民间都说你们几把老骨头操心国事日理万机,是必要名垂青史的千古贤臣,说来这几年你们没睡一个好觉,朕何尝安眠过一日?倒不见百姓如何对朕歌功颂德,不行,朕这亏吃的大,徐中明,抽空你可要把自家的心字香送来一坛。”
徐中明嘴一撇,苦道:“陛下这不是打劫吗,臣下今春总共才制了半坛,哪里偷一坛出来?”
开阳帝摇头道:“那朕不管,你若是拿不出来,朕就让御林军到你家搜去。”话音刚落,开阳帝神秘一笑,低声道:“那要不,你将那心字香的制作法子教教朕,此事朕自然不会再提。”
此时的开阳帝哪里像一个励精图治的贤明君王,根本和市井之上缠着要账耍赖的混混无二嘛。杜穆的下巴都快掉下来了,无声的摇了摇头,心想着平日里不怒自威的天子形象,再看看朝堂之下随意自在的君王模样,暗道自己真是看不懂啊看不懂。
不过那心字香,倒是有所耳闻。
去年春日里,徐中明老大人府中有一种奇香风靡京都,达官显贵纷纷登门拜求,使得京都一时刮起了心字香烧的风潮。却没想到皇城之中亦对其有这般偏爱,竟是让陛下都屈身耍无赖的苦苦索求。只是那徐老大人仿佛毫不上道,一横脸,半点面子也不给君王:“那可不行,陛下巧取也罢豪夺也罢,臣没有便是没有,就算御林军在臣家里住下了,臣还是一句话——没有。”
皇帝哈哈大笑,骂一声抠门的老头便打住不提。
相比之下方琦老学士便显得稳重多了,待得君臣玩笑过后,沉声道:“定州的折子臣下几个都看过了,定州太守陈之杨在折子里细细禀告了关于玄衣轻骑千人稳压旧旗镇的事,至于如何对待,还请圣上定夺。”
皇帝收敛了笑容,道:“此事上官大将军也向朕说过了。紫衫重甲和玄衣轻骑在渭城与定州间展开对峙,虽然并未动武,但剑拔弩张气势汹汹,这对我吴国而言,并非好事。你们几个先议一议,看看如何是好。”
徐中明想了想,皱眉道:“ 一玄一紫,分立南北。若是此二者反目,不管用意何在,我吴国梦华江以南,恐再也不得太平。江南乃鱼米之乡粮赋重地,若是江南有变,一来朝廷要大动干戈弹压平乱不说,二来只怕咱们的好邻居也不会甘于寂寞。”停了停,徐中明看了一下陛下脸色,又道:“用错综复杂来形容如今的江南局势,再正确不过。臣以为,朝廷应以绥靖怀柔之策,好生安抚江南,起码要换得三年太平,才好徐徐图之。”
徐徐图之,老成谋国,总领户部吏部事宜的徐中明做事稳妥机变,皇帝自然信得过。只是此时他却微微皱了一下眉头,转而看向方琦,问道:“方老学士如何看?”
方琦脸色木然,有点喜怒不形于色的味道。不过深知他脾性的君臣几人都知道,那是因为这个老学士不善于机锋玩笑,如他的名字一般太过方正所致。不过这也正是皇帝欣赏他的地方,起码为人耿直不伪,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直臣。
不过今天这位直臣却成了武臣,他冷冷哼了一声,道:“什么绥靖怀柔,以老臣来看,对待江南,除了大兵压境之外没有什么更好的法子。江南不平不稳,只换得表面上的三年太平,有什么用处。将来王师北伐,难不成还要处处受人掣肘?无稽之谈!”
这话直接而霸道,与徐大人的意见背道而驰且丝毫不掩讥讽意味。不过徐大人却不以为意,只是呵呵笑了两声。
而开阳帝却还是皱着眉头,转而又看着首辅大人,道:“卿家以为如何?”
经纬天地,辅佐了两朝帝王的首辅谷平夏在心中微微叹了一口气,明白今日君臣对坐,论道国事的这个话头终究还是得自己来牵。
他看了皇帝一眼,轻声道:“绥靖怀柔是温吞之计,有些拖泥带水,于日后必将不利。而大兵压境,似乎也太着急了些,如此狠厉江南更不能得以太平。依老臣之见......”
他环视一眼房中诸人,缓缓道:“除去宋家即可。”
本部小说来自看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