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读小说 > 三国第一强兵 > 四八二章 政事繁杂

四八二章 政事繁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青州奉行的是精兵政策。

后世唐太宗对精锐的定义是:唯甲坚兵利耳。这是不变的定律,只有菜刀木棍的农民义军,再怎么训练,也不可能是训练有素,武装到牙齿的正规军的对手。

青州兵精,固然有操练得法的缘故,但更重要的,还是王羽在军备上的大手笔投入。

在洛阳的一系列战斗中,王羽一直都处于盈余状态。

初临贵境时,有老爹王匡在河内收刮的大量钱粮,不但自己够用,还能散财交朋友,公孙瓒这位有力的盟友,就是这么来的。

后来在洛阳,又在灵帝的宝库中捞了一笔,不算摧锋营那成套的斩马剑和鱼鳞甲,收获也是非同小可了。如今青州的校尉级以上军官,但凡是箭术在水准以上的,几乎人手一柄宝弓,长短兵器也尽非凡品,

到了南阳,有袁术提供后勤保障;等袁术准备搞小动作了,王羽又多方敲诈,很是从董卓和刘表身上榨到了些油水。

到了回泰山的时候,王羽算是名副其实的衣锦还乡了,钱粮、甲仗、宝物应有尽有,直到第二年春天,收服黄巾,展开屯田之后,还有大量盈余。

可到了河北大战末期,当初的盈余不但全砸了进去,而且泰山王家、有亲缘的胡母家的家底,也被王羽折腾了个差不多。要不是他透支未来几年的税收,向糜家大量举债,青州会不会在胜利之前就破产都很难说。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王羽的精兵政策。

王羽没打算把火药大量应用,也没有制造蒸汽机的打算,所以,青州的装备技术并未领先于这个时代。

不过。技术领先与否,不是装备好坏的唯一凭据,精工打造才是根。材料自然要用足,打造的时候,也是千锤百炼,而不是用火烧软后,随便砸几锤子就成型了。

精工细作,材料、人工方面的花费自然很高。后来王羽又搞出来了纸甲,这种装备的材料成较低。但人工却也不少,而且耗费得快,一场大战打下来,纸甲少说也得报废一半。

最后,综合下来。青州军的入不敷出也就可以理解了。

收获当然不是没有,扩大的地盘和人口就是最宝贵的财富,可要消化这些战利品,需要时间,大量的时间,消化的方式也有影响。

王羽最初的打算是一步到位,所以提出了很多理念。一股脑的塞给了幕僚们,结果现在发现,欲速则不达,他对幕僚们的期望太高了。

毕竟有些理念是跨时代的。理念可以一步到位,但没经过时间的沉淀,中间那些过程却无法一下跨越过去。

“目前的问题汇总起来,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工业生产方面。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人才,上面没有懂行。又擅长组织的人主持大局,基层的工匠也很匮乏……”

田丰点头赞同:“主公英明。”

“主持大局的人要解决应该比较容易,工匠的匮乏就有点麻烦了。”王羽眉头紧皱。

田丰眉头一挑,笑问道:“主公,莫非您的名录上,也有此道高手?”

提到这个话题,众人都来了兴趣,暂时将各种烦恼忘在脑后,都拿眼去看王羽,听他怎么回答。

“也可以这么说。”王羽不置可否的点点头,有,当然是有的,黄月英不就是此道高手吗?问题是人能不能来还在两说,就算来了,年龄未免也太小了些,根派不上用场。

“回头派人给元直送封信,让他设法联系京师,将作大匠吴循与某有故,让他推荐几个人,或者干脆自己来帮忙,这主持大局的人选不就解决了?”王羽拍拍手,轻松惬意的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